明朝币制:浅析大明宝钞最终衰亡的原因
2023-05-25 12:29:14 来源:艾伦说史

在前两篇文章当中,笔者已经分别给大家介绍了明朝三大货币当中,铜钱和白银的发展历程。今天再写一文,给大家介绍一下明朝的另外一种货币——大明宝钞的发展历程。

大明宝钞的衰亡之路

明朝初年,由于没有足够的原材料制造铜钱,铜钱的数量不能满足流通的需要,所以国家急需一种新的货币。朱元璋在学习元朝制钞的基础上,开始发行明朝的纸币——大明宝钞。并且洪武七年设立了宝钞提举司,于洪武八年,正式开始发行宝钞。


【资料图】

据《明太祖实录》记载:“上以宋有交会法,而元时亦尝造交钞及中统、至正宝钞,其法省便,易于流转,可以去鼓铸之害,遂诏中书省造之”。

大明宝钞的发行与管理由宝钞提举司负责,并且下面设立了行用库,专门用来负责宝钞和金银的兑换。

宝钞的面值,按照大小排列,从一贯到五百文、再到四百文、三百文、二百文、一百文,后来在户部的建议下,又发行了从10文到50文一共五等小面值的钞票。所有的钞票都在最上面写上了“大明通行宝钞”的字样,钞票的整体颜色为青色。按照今天的计量尺寸,长大约338毫米,宽大约220毫米。

而为了配合宝钞的推行,朱元璋特立颁布法律条令,禁止金银作为货币在市场进行流通,并且强制老百姓把手里面的金银兑换成宝钞。按照当时的比价,一贯宝钞,能够兑换白银一两;四贯宝钞,则能够兑换一两黄金。

除此以外,为了防止民间制造假钞,影响宝钞的正常流通。明朝政府还特意使用了特殊的防伪措施,比如加盖钞印,并且制定严厉的措施打击制造假钞的行为。

而所有的这些措施,都是为了保障宝钞的顺利发行。

总结一下朱元璋时期大明宝钞发行的特点,可以这么说:国家大力推行,迅速占领主导地位。

朱棣即位以后,继续宝钞的发行,并且还制定了很多新政策,来为宝钞的流通保驾护航。

第一,赋税折钞。对老百姓应该缴纳的赋税,允许他们按照一定的比例用宝钞缴纳。据《明会典》规定,三十贯宝钞抵一石大米,二十五贯宝钞抵一石小麦或者大豆,四十贯宝钞抵一斤生丝。关于这一政策的记载,也可以从《明会典》中找到:

《明会典》记载:“令各处税粮课程赃罚,俱准折收钞”。

第二,以钞中盐。允许军民用宝钞领取勘合,然后换成食盐。要知道食盐可是生存的必需品,可见为了宝钞顺利发行,朱棣也是拼了。

此后的仁宣二帝同样制定了一些新的措施,来保障宝钞的发行。比如用缴纳宝钞的方式来抵除部分罪行。

《明仁宗实录》记载:“以钞法不通,命军民犯笞杖罪者,定等第输钞赎罪”。

但是到了宣德三年,由于宝钞市场存量过多,贬值幅度太大,明宣宗就下令停止宝钞的发行,从此以后明朝再没有发行新的宝钞。

总结一下永乐至宣德年间宝钞发行的特点,可以这么说:提高发行速度,增加发行数量,最终停止发行。

不过也只是停止发行新的宝钞而已,国家并没有禁止宝钞的流通使用。因为市场上还有大量的宝钞,所以完全可以满足需要。因此从正统皇帝开始,宝钞仍然在政府的支持下,继续在商品领域流通。国家也经常使用宝钞来支付王公大臣的俸禄,或者作为赏赐外国使臣的奖品。

这一时期宝钞流通的特点可以用八个字来概括:流通规模较小,但仍苟延残喘。

万历皇帝即位以后,考虑到钞法带来的弊端已经严重阻碍到了王朝的经济发展,所以这才下令废除了钞法。一直到崇祯皇帝亡国,宝钞再也没有登上明朝的舞台,彻底的成为了一种历史上的货币。

这时宝钞也彻底结束了它的使命,走完了它作为国家货币的生命历程。

衰亡的原因

宝钞从兴盛,一直到最后的衰亡,这其中有很多的原因,下面就来给大家简要的分析一下:

第一,缺乏准备金,币值不坚挺这一点在我之前的文章中有所提及。政府发行货币,为了保持币值的坚挺,一般会采取两种方式:第一凭借政府的信用作为担保;第二,与白银或者黄金等贵金属挂钩。很显然大明宝钞属于前一种,明政府并没有为发行的货币准备相应地准备金,完全凭借政府信用作为担保。

但是如果政府制定科学的经济政策,能够进行有效的宏观调控倒还好,倒也能保证币值坚挺。但是很显然明政府不具备这种能力,这点可以从他们采取的很多措施看出来。

比如,明初强制老百姓把金银兑换成宝钞,却不提供宝钞对金银的兑换,非常具有掠夺性。长久下去,政府就失去了公信力,也就不能为宝钞币值的坚挺提供保障。

第二,国家随意发行,贬值速度快刚才提到明政府把宝钞当作掠夺财富的工具,为了迅速的积累财富,大量发行宝钞,却丝毫没有意识到滥发货币可能会造成的危害。至于当时滥发货币到什么程度,我们可以从明政府发行宝钞数量的依据来看。

明政府发行宝钞有两个依据,第一个是原料的总量,第二个是工匠的生产能力。宝钞印制需要的主要材料是桑皮纸,然后需要专业的工匠进行长久制作。如果原料充足,工匠生产能力有保证,明政府一般不会停止宝钞的印制。朱元璋时期唯一一次暂停发行宝钞的原因,就是因为体恤工匠,为了让工匠休息。

而在这种高密度的生产下,明朝究竟发行了多少宝钞就可想而知了。

这么大规模的发行,造成的一个最直接的后果就是宝钞大幅度地贬值。根据记载,成化年间“每钞千贯止值银四五钱”,对比宝钞发行之初一贯宝钞折合一两白银的比价,百年间贬值幅度竟然高达千倍。

这么一来,最终深受其害的还是普通老百姓。他们觉得自己手里面的钱越来越不值钱,为了财产的保值,他们索性放弃了手中的宝钞,寻求更加具有保值功能的替代货币。在这种趋势之下,宝钞被遗弃也就不足为怪了。

第三,白银的冲击白银因为其贵金属的属性,开采量有限,所以价值比较稳定。当老百姓发现,还是白银具有良好的保值功能以后,他们自觉地把目光投向白银,想尽办法把自己手中的宝钞置换成白银。

恰当其时,来自西班牙、日本等地的商人带来了大量的白银向明朝采购货物,使得这一时期市场上的白银开始充实。已经足以满足老百姓的需要,这也就加速了宝钞的淘汰进程。

第四,伪钞的冲击明政府在印制宝钞的时候,虽然采取了比如加盖钞印的方式,来进行防伪识别。但是由于古代的生产技术并不发达,这些防伪措施经过一些人的研究,制成的伪钞竟然和真钞差别不是太大。而且这种行为愈演愈烈,很多人都想通过这种非法的方式来牟利。当然明政府对这种行为进行了严厉的打击。

据《大明律》记载:“凡伪造宝钞,不分首从及窝主,若知情行使者,皆斩,财产并入官。告捕者,官给赏银二百五十两,仍给犯人财产”。

虽然政府的打击很严厉,但是仍然有人冒着风险来制作假钞。比如句容县杨馒头组织人印制假钞,印制的规模很大。最终被官府查处,因为此案被杀的人非常的多。

当这些假钞流向市场以后,相当于增加了宝钞的市场存量,就进一步加剧了宝钞的贬值。所以最后受到冲击的还是宝钞。

总结

在经历了一时的风光以后,宝钞短暂地占据了明朝货币领域的龙头地位。但是由于缺乏准备金作为币值坚挺的保证,政府又无限制地发行宝钞,再加上伪钞的涌入,使得宝钞开始大幅度地贬值。民间开始逐步地放弃宝钞,而白银的大量涌入,就犹如压倒宝钞的最后一根稻草,使宝钞彻底的退出了流通领域。

大明宝钞,就这么成为了历史。

相关新闻: